颌骨菌(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恶变)案

  陈某,男,57岁。

  初诊(2001年10月9日):主诉右侧颌面肿胀并右下唇麻木不适3月余。患者3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下颌肿胀隆起,无红热疼痛,后出现渐进性张口困难,右下唇麻木,未经特殊处理。现右侧下颌肿胀持续不解,来我院就诊。现症见:右下颌肿胀,无疼痛,张口困难,右下唇时有麻木感,咀嚼时肿胀感明显,咀嚼轻度受限,伴咽喉干燥,干咳少痰,食欲不振,小便黄,大便正常;舌红苔燥,脉弦细数。查体精神欠佳,形体偏瘦,面色微红,皮肤干燥,脱屑较重。专科检查:张口度约2横指,右下侧第2磨牙牙龈红肿,对应下颌骨体增大,触之有硬块,按压稍疼痛,皮肤微红微热,无波动感。颌骨X线片示右下颌骨体及升支呈广泛性骨质破坏,范围较大,囊腔呈不规则形状,提示右下颌造釉细胞瘤恶变可能。

  辨证分析:患者病史已3月有余,直觉症状并不十分显著,但见局部肿胀与麻木渐增。分析其病机,因有咽喉干燥、干咳少痰之症,可能存在肺脏气机不利,宣发失司,痰湿内积,郁热化热,痰热裹结上蕴,先成痰包瘤变,引动伏邪为患,积脓损骨,久而转生岩变。肺气宣发肃降失常,不能荣润清窍,可见口燥咽干,咳嗽咳痰;肺主皮毛,肺津不足,则肌肤失养脱屑;湿热蕴积脾胃,阻遏脾阳,运化失常,则食欲不振,精神不佳;小便黄,舌红苔燥,脉弦细数,均为火旺痰热蕴结之象。

  诊断:右侧颌骨瘤岩变(右下颌肿胀性质待查,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恶变)?

  辨证:痰热瘀结颌骨证。

  治法:清热祛湿,益气解毒。

  处方:益气解毒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。

  黄连、山茱萸、泽泻、黄柏、知母各10g,黄芪、白花蛇舌草各30g,熟地黄、枸杞子、淮山、茯苓、补骨脂各15g,玄参、牡丹皮12g,甘草5g。7剂,水煎,日1剂,分2次温服。外敷如意金黄散。

  收住院,以进一步明确诊断,制定有效治疗方案。

  二诊(2001年11月15日):现患者已术后20天,术后病理回报为右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恶变。现仍感右下唇麻木不适,张口受限,咀嚼不利,口燥咽干,食欲不振,小便黄,大便3日未解;舌淡苔燥,脉细弱。因实施了全麻下手术治疗,手术造成局部创伤及全身气血损伤,且已切除了部分颌骨,患者存在气血亏虚和气滞血瘀并存的状况,并且岩毒可能尚未尽清,故宜补益气血与行气活血并用,还应益肾壮骨以促进颌骨修复。以归脾汤、益气解毒汤合杞菊地黄汤加减。

  处方:黄芪50g,白花蛇舌草、黄精、熟地黄、补骨脂各20g,白芍、丹参、茯苓、枸杞子、当归各15g,山慈菇、人参、白术、山茱萸、泽泻、枳实、黄连各10g,甘草5g。予以15剂,水煎,日1剂,分2次温服。

  嘱患者食后淡盐水漱口,保持口腔清洁。

  三诊(2001年12月2日):患者自诉周身不适均减轻,大便正常;舌淡苔白,脉细缓。颌骨手术区愈合良好,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。患者病情继续好转,病体在迅速康复中。继按原法治疗,予原方再服30剂。

  四诊(2002年3月2日):术后4月余,患者精神可,纳食逐渐增多,周身未感不适,二便调;舌淡红,苔薄,脉细缓。检查见局部术区愈合良好。X线片示术区颌骨[ccc360]新骨渐长。以益气解毒、和血壮骨为大法,取益气解毒汤合杞菊地黄丸加减。

  处方:黄精、鸡血藤各20g,黄芪50g,肉苁蓉、枸杞子、熟地黄、茯苓、党参、当归、丹参、山药、补骨脂各15g,黄连、山茱萸、泽泻、重楼、山慈菇各10g,甘草5g。予以30剂,水煎,日1剂,分2次温服。

  嘱咐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卫生,定时随诊。

  后期间断长期服用成药鼻咽解毒胶囊合杞菊地黄丸以巩固治疗。

  随访患者3年,未见病变复发,体健,能够从事正常工作。

  按语:此案为右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恶变,系缓慢发展之瘤岩变而成,涉及体质病理与伏邪为患。田道法主张气虚染毒为其基本病机,但术前以邪实为主,结合本例患者全身情况及舌脉象,主要是湿热瘀毒为患,宜清热祛湿,益气解毒为主治之;术后虚象显现且余毒未清,重在调补气血、益肾壮骨,巩固手术疗效并预防病变复发与转移,宜补益气血、行气活血、益肾壮骨与清解余毒并用,故较长期间予以益气解毒汤合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,继以鼻咽解毒胶囊间断服用以康复之,随访观察中未见病变复发与转移。

上一篇:已经是第一篇了

下一篇:耳菌(中耳癌)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