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脓耳(慢性化脓性中耳炎)案

  谭某,男,49岁,工人,宁乡县人。

  初诊(2005年4月21日):主诉双耳流脓反复发作3年余,加重1周。诉3年来双耳间歇性流脓反复出现,经中西医药物治疗,时好时坏,一直没有痊愈,当地医院建议手术治疗,但患者因多方原因没有手术。近1周来,自觉耳内流黄脓水加重,脓液秽浊,成豆腐渣样,且最近晚上有耳鸣,听力减退,易烦躁,睡眠质量差,口干但不欲饮,小便短小较黄,大便不成形。舌质红,苔厚腻,脉细濡。检查见:双耳道内可见豆腐渣样黏脓性分泌物,量较多,双鼓膜呈不规则形穿孔,鼓膜残缺不全。电测听示双耳混合性聋,以传导性耳聋为明显。

  辨证分析:患者脓耳反复发作多年,湿浊之邪缠绵耳窍,正邪相争,使脓耳迁延难愈;湿浊日久化热腐肉腐骨,以致脓耳秽浊成豆腐渣样;耳窍失养则耳鸣、听力下降;湿热滞留伤阴耗液,以致口干、小便黄而大便不成形;日久肾阴不足,虚火上炎而成虚烦失眠等症。

  诊断:慢脓耳(慢性化脓性中耳炎,单纯型)。

  辨证:湿热内蕴,兼有阴虚证。

  治法:清热利湿,滋阴解毒。

  处方:萆薢渗湿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。

  萆薢15g,茯苓15g,薏苡仁20g,滑石15g,牡丹皮、泽泻、通草、黄柏各12g,龙胆草、栀子各12g,知母10g,丹皮10g,生地12g。7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  外用棉签清理耳道后,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,每日2次。

  二诊(2005年4月28日):耳流脓明显减少,其他症状变化不大。上方去黄柏、栀子、龙胆草等苦寒之品,加石菖蒲10g、酸枣仁15g、白芷15g、桔梗10g。续服7剂。

  三诊(2005年5月6日):双耳流脓停止,失眠、易烦躁好转,听力有所提高。上方去通草、滑石,加当归、生地、女贞子各10g,继服10剂。

  3个月后随访,诉诸症痊愈。

  按语:本患者耳部疾病迁延多年,湿热之邪滞留局部,导致局部阴液耗损,日久肾阴不足,虚火上炎。证属虚实夹杂。故初诊时治疗上以萆薢渗湿汤清利湿热以治标,六味地黄丸滋肾阴而扶正。二诊时虑苦寒之品多败脾胃,故去之,加石菖蒲、白芷、桔梗以通窍排脓,取"心寄窍于耳"之酸枣仁滋阴安神。三诊去通利之品,加当归、生地、女贞子以滋阴补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