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疮(鼻前庭炎)案

  谢某,男,47岁。

  初诊(2011年7月20日):诉双侧鼻翼红肿热痛作胀1个月,加重3天。自述1个月前开始,双鼻流清涕,量少,3天前开始出现发热,鼻流黄涕。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特点。全身伴有头痛发热,咳嗽气促,便秘;舌质红,脉数。无烟酒嗜好,无特殊冶游史。无其他特殊病史。专科检查见双鼻翼、鼻前庭红肿,周围皮肤多发性片状糜烂结痂。鼻中隔无偏斜,鼻腔未见明显新生物。咽部黏膜淡红,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,无溃疡及充血肿胀;鼻咽黏膜淡红而光滑,未见明显新生物;下咽未见明显异常。会厌正常,喉腔黏膜淡红,声带瓷白色且光滑,活动良好。未引出自发性眼球震颤。主观法嗅觉检查示双侧嗅觉正常。辅助检查:血、尿常规无明显异常;肝、肾功能正常。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。

  辨证分析:肺经蕴热,风热外袭,内外邪热结聚于鼻,熏灼鼻孔处肌肤,则出现微红、痒痛;热盛则红肿而痛,结痂;头痛发热,咳嗽气促,咳嗽气促,便秘,舌质红,脉数等,为肺经有热之象[ccc42]。

  诊断:鼻疮(鼻前庭炎)。

  辨证:外感风热上攻鼻窍证。

  治法:疏风清肺,泻热解毒。

  处方:黄芩汤加减。

  黄芩10g,栀子9g,桑白皮10g,连翘9g,薄荷9g,牛蒡子9g,赤芍10g,麦冬10g,桔梗9g,甘草6g,丹皮10g。5剂,水煎温服,日1剂。

  另,每日以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涂患处,每日3次。

  二诊(2011年7月27日):患者自诉,服完上方5剂,即感诸症减轻。查见双鼻翼、鼻前庭红肿较前稍有缓解,周围皮肤糜烂面基本消失,鼻黏膜黯红,双下甲肥大,鼻中隔偏右,咽、喉未见明显异常。舌淡红,苔薄黄,脉数。按上方随症加减又服5剂,嘱继续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涂。

  按语:本案例的临床特点是双侧鼻翼红肿热痛作胀1个月,加重3天,鼻流黄涕。专科检查见双鼻翼、鼻前庭红肿,周围皮肤多发性片状糜烂结痂。鼻中隔无偏斜,鼻腔未见明显新生物。咽部黏膜淡红,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,无溃疡及充血肿胀;鼻咽黏膜淡红而光滑,未见明显新生物;下咽未见明显异常。会厌正常,喉腔黏膜淡红,声带瓷白色而且光滑,活动良好为主。《医宗金鉴》云:"此证生于鼻窍内,初觉干燥疼痛,状如粟粒,甚者鼻外色红微肿,痛似火炙。由肺经壅热,上攻鼻窍,聚而不散,致成此疮。"本例除见鼻翼红肿热痛作胀外,尚有发热、流黄涕等表证,故辨证为风热郁于肺卫,上攻鼻窍。方中[ccc43]黄芩、栀子、桑白皮、甘草清泻肺热而解毒;连翘、牛蒡子、薄荷疏散风热外邪;赤芍清热凉血;麦冬清热养阴;桔梗清肺热,载诸药直达病所;丹皮清热解毒,凉血止痛。

上一篇:鼻疳(鼻前庭湿疹)案

下一篇:鼻疔案